外交官的秘密武器:五道关卡练就情报收集术

外交这摊事儿,没你想的那么简单。西装革履、觥筹交错背后,是看不尽的信息暗流。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玩得转,除了嘴皮子功夫,还得有两把刷子——调研。最近读了前驻俄大使周晓沛的文章,才知道外交调研这活儿,门道可不少。 别以为外交官整天就是参加宴会、发表声明,人家私底下可是忙着收集“情报”呢。当然,这可不是电影里那种飞檐走壁、偷天换日,而是正儿八经的调研。用周大使的话说,这就是使馆的“情报”工作。 这调研可不是随便听听新闻、看看报纸就完事儿了。周大使总结了五关,过了这五关,才算入门。 第一关:听力关。 新...


外交这摊事儿,没你想的那么简单。西装革履、觥筹交错背后,是看不尽的信息暗流。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玩得转,除了嘴皮子功夫,还得有两把刷子——调研。最近读了前驻俄大使周晓沛的文章,才知道外交调研这活儿,门道可不少。

别以为外交官整天就是参加宴会、发表声明,人家私底下可是忙着收集“情报”呢。当然,这可不是电影里那种飞檐走壁、偷天换日,而是正儿八经的调研。用周大使的话说,这就是使馆的“情报”工作。

这调研可不是随便听听新闻、看看报纸就完事儿了。周大使总结了五关,过了这五关,才算入门。

第一关:听力关。 新闻联播可不是让你休闲娱乐的,那是信息宝库。每天晚上,都得竖起耳朵,仔细听,重要的内容立马记下来。这可不是简单的听懂,得抓住核心,还得反应快。周大使当年为了练听力,可是下了苦功夫,反复听、反复对照报纸,连走路都带着收音机,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。

第二关:阅读关。 报纸、期刊,那都是信息来源。尤其是什么《真理报》、《消息报》之类的官方喉舌,更得仔细研读。这可不是休闲阅读,得快速浏览,抓住重点。标题党那一套可不行,该细读的还得细读,做好笔记,划重点。

第三关:分析关。 听完新闻、看完报纸,这才哪儿到哪儿啊?信息一大堆,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,得仔细分析、甄别、提炼。这就得有点政治敏感性了,见微知著,透过现象看本质。就像哈萨克斯坦那位前外长托卡耶夫,人家当年在驻华使馆,就是靠读《人民日报》分析中国局势。

第四关:交友关。 公开的信息是死的,私下打听到的消息才是活的。这就得靠人脉了。跟驻在国的朋友聊,跟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侃,说不定就能get到什么重要信息。周大使就举了个例子,他跟美国大使聊“颜色革命”,还真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。

第五关:写作关。 调研报告可不是流水账,得观点明确、逻辑清晰、语言精炼。这可不是写小说,抒情散文那一套在这儿不管用。周大使说了,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,得下功夫练。

周大使自己也说了,他在外交部干调研那会儿,没少被领导“收拾”。写好的报告,经常被改得面目全非。不过,挨“收拾”也是一种学习,慢慢地,也就摸到门道了。

新情况调研,记住三个字:新、实、快。材料要新,观点要实,反应要快。别整那些老掉牙的东西,也别玩虚的,得拿出真材实料。

外交调研这活儿,看着光鲜,其实不容易。写完一篇好报告,那感觉,就像爬了座高山,终于能喘口气了。

所以,下次看到外交官,别光顾着羡慕人家的风光,想想人家背后付出的努力。这世界啊,没有轻松的成功,外交舞台上更是如此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调研功夫,就是外交官的“内功”。练好了这“内功”,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。



相关资讯